拼音jiù fén zhěng nì
基本解释焚:火灾;溺:水灾。救人于水火之中。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。
出处汉 王充《论衡 自纪》:“救火拯溺,义不得好,辩论是非,言不得巧。”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救世主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4章:“即刻钻进了驾驶楼,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,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。” |
心急如焚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7回:“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没法的事,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。” |
救经引足 | 荀况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 |
己溺己饥 | 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 |
善游者溺 | 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夫善游者溺,善骑者堕,各以其所好,反自为祸。” |
救命稻草 | 王朔《永失我爱》:“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。” |
路见不平,拔刀相救 | 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续集·金竹寺》: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救。佛菩萨赏其义侠,故远导幻影以生之。” |
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图 | |
舍己救人 | 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,不然,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,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。” |
焚书坑儒 | 汉 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 |
己饥己溺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 |
无可救药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今楚多淫刑,其大夫逃死于四方,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,不可救疗。” |
救死扶伤 |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仰亿万之师,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,所杀过半当,虏救死扶伤不给。” |
玉石俱焚 | 《尚书 胤征》:“火焱昆冈,玉石俱焚。” |
溺心灭质 | 语出《庄子 缮性》:“文灭质,博溺心。” |
救苦救难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虽不会法灸神针,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。” |
屙金溺银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32回:“常言道:养儿不要屙金溺银,只要见景生情。” |
医时救弊 | 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及唐元宗时,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,可以坐销患害,立致升平,惟虑至尊,未能留意。医时救弊 ,无出于斯!” |
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卷:“官人差矣!不忍之心,人皆有之。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若说报答,就是为利了,岂是老汉的本念!” |
救寒莫如重裘 | 汉 徐幹《中论 虚道》:“语称:‘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修身,疗暑莫如亲冰。’信矣哉!” |
玉石同焚 | 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时运艰难,宗社危殆,昆同已燎,玉石同焚。” |
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 | 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 |
救过不暇 | 宋·苏舜钦《上三司副使段公书》:“符檄督责,终日憔悴,而救过不暇,惘然自疑。” |
象齿焚身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象有齿以焚其身,贿也。” |
焚林而狩 | 南朝·宋·袁淑《防御索虏议》:“是由涸泽而渔,焚林而狩。” |
流溺忘反 | 《宋书·傅亮传》:“流溺忘反,而以身轻于物也。” |
泼油救火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4回:“今使他为先锋,是泼油救火也。” |
涸泽而渔,焚林而猎 | 《文子·上仁》:“先王之法,……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