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wǎng mò jiǎo shéng
基本解释比喻违背准绳、准则。
出处南朝·梁·江淹《尚书符》:“箕赋深敛,毒被南郢;枉墨矫绳,害著西荆。”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墨守成规 | 清 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。” |
度己以绳 |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故君子之度己以绳,接人则用抴。” |
枉尺直寻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”朱熹集注:“枉,屈也;直,伸也。八尺为寻,所屈者小,所伸者大也。” 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” |
绳之以法 | 汉 冯衍《上疏自陈》:“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绳之以法则为罪,施之以德则为功。” |
浪费笔墨 | 老舍《多鼠斋杂谈》:“他便也只会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,攻击别人,且自鸣得意。” |
绳锯木断 |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 |
举直错枉 | 《隶释·汉巴郡太守樊敏碑》:“举直错枉,谭思旧制。” |
粉墨登场 | 清 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》:“粉墨登场,所费不赀。致滋喧杂之烦,殊乏恬适之趣。” |
墨汁未干 | 毛泽东《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》:“可是墨汁未干,将军们即奉命作成消灭边区的军事计划。” |
枉曲直凑 | |
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 | 老舍《小坡的生日》:“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,颇有点‘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’的神气。” |
粗通文墨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六卷:“有一少年,姓王名臣,长安人氏,略知书史,粗通文墨。” |
挠曲枉直 | 汉 桓宽《盐铁论 大论》:“而欲废法以治,是犹不用隐斧斤欲挠曲枉直也。” |
枉费心机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0回:“枉费心机空费力,雪消春水一场空。” |
形枉影曲 | 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形枉则影曲,形直则影正。” |
墨迹未干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4卷:“说犹未了,思温抬头一看,壁上留题墨迹未干。” |
举直措枉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。” |
徇情枉法 | 元 王謦《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》:“使官吏一心奉公,而不敢为徇情枉法之私。” |
欧风墨雨 | 各生《利用中国之政教论》:“欧风墨雨,凓摇吾室家者,旦夕且至矣,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?” |
舞文弄墨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岂亦效书生,区区于笔砚之间,数黑论黄,舞文弄墨而已乎?” |
绳厥祖武 | 《诗经 大雅 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 |
举枉措直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 |
断墨残楮 | 明 王世贞《俞紫芝<急就章>》:“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,遂与仲温并驱。” |
小枉大直 | 战国·楚·尸佼《尸子》下卷:“孔子曰:‘绌寸而信尺,小枉而大直,吾弗为也。” |
枉矢哨壶 | 《礼记·投壶》:“主人请曰:‘某有枉矢哨壶,请以乐宾。’” |
法脉准绳 |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授曲》:“尝怪天地之间,有一种文字,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。” |
举直厝枉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所以瞻仰明公者,以公聪明仁智,辅相汉朝,举直厝枉,致之雍熙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