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yī qiào bù tōng一窍不通 |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 |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过理》:“杀比干而视其心,不适也。孔子闻之曰:‘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。’”高诱注:“纣性不仁,心不通,安于为恶,杀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。” |
tōng yōu gòng huàn通忧共患 | 共同承担忧患。 | 康有为《上皇帝第二书》:“尝推先王之意,非徒集思广益,通达民情,实以通忧共患,给民合志。” |
chàng tōng wú zǔ畅通无阻 | 畅:不停滞;畅利地。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运。多指事情能顺利地进行。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打通了安合公路,使北路的进军畅通无阻。” |
liù tōng sì pì六通四辟 | 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明于天,通于圣,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,其自为也,昧然无不静者矣。” |
yǒu wú xiāng tōng有无相通 | 互通有无,互相接济。 | 宋·文天祥《刘定伯墓志铭》:“朋友有无相通,急难于我乎赴。” |
tòu gǔ tōng jīn透古通今 | 透:通过。贯通古今。 | 元·王吉昌《行香子·木金间隔》:“杳冥时,踪迹难寻,无中显有,透古通今。” |
páng tōng qǔ chàng旁通曲畅 | 亦作“旁通曲鬯”。普遍通达。 | |
róng shì guàn tōng融释贯通 |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 清 戴名世《〈读易质疑〉序》:“世苟有通学古之士,潜心冥会,融释贯通,其于程朱继志述事,能补其所未及,是亦程朱之功臣也。” |
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条条大路通罗马 |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,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。 | 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五部:“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,就打断了她的话,说:‘条条大路通罗马。’” |
tōng xiǎn chàng jī通险畅机 | 使险要之地畅通无阻。 | 郑观应《上晋抚胡蕲生中丞条陈》:“今欲通险畅机,诚非火车铁路不为功。” |
tōng qú guǎng mò通衢广陌 | 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。 | 唐·牛僧儒《玄怪录·崔绍》:“二使者押绍之后,通衢广陌,杳不可知际,行五十许里。” |
qìng diào bù tōng庆吊不通 | 庆:贺喜;吊:吊唁。不予贺喜、吊唁。指不与人来往 | 章炳麟《平等论》:“是四类者,庆吊不通,婚媾不遂,载在册府,世世无有移易。” |
mù jiāo xīn tōng目交心通 | 以眼色传情,心中相互沟通。 | 宋·无名氏《鬼董》第二卷:“卜居西湖,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,艳冶而慧,始见犹自匿,稍久,目交心通。” |
gé gǔ tōng jīn格古通今 | 穷究古代,通晓当代。谓学富识广。 | 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四折:“贤才抱德隐田园,格古通今众所传。今番诏取为官后,保祚皇图亿万年。” |
lǐ tōng wài guó里通外国 | 里通:暗中勾结。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;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。 |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》:“ 大则指为‘里通外国’,就是现在之所谓‘汉奸’。” |
tōng shí hé biàn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 清·梅曾亮《复上汪尚书书》:“立者非他,通时合变,不随俗为陈言者是已。” |
hū xī xiāng tōng呼吸相通 | 比喻认识一致,利害相关。 | 《清史稿 颜伯焘传》:“闽粤互为唇齿,呼吸相通。” |
tōng dū dà yì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 |
hù tōng yǒu wú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 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为之贾,以通其有无。” |
xuè mài xiāng tōng血脉相通 | 血脉:血统。指有血缘亲属关系。比喻关系极为亲密。 | 唐·卢氏《逸史·治针道士》:“人血脉相通如江河,针灸在思其要津。” |
yī tōng bǎi tōng一通百通 | 一个主要的弄通了;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。通:通晓;懂得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,当时习了口诀,自习自练,将七十二般变化,都学成了。” |
mài mài xiāng tōng脉脉相通 | 血管彼此相通。比喻关系密切。 | 李大钊《Bolshevism的胜利》:“人间的生活,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,脉脉相通。” |
wén lǐ bù tōng文理不通 |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。 | 《旧五代史·选举志》:“况此等多不究义,唯攻帖书,文理既不甚通,名第岂可妄与?” |
gǒu pì bù tōng狗屁不通 | 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。 |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35回:“柳老赖婚狼心推测,冯生联句狗屁不通。” |
yī mài xiāng tōng一脉相通 | 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,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。 | 鲁迅《花边文学·谁在没落》:“倘说:中国画和印象主义有一脉相通,那倒还说得下去的。” |
shuò xué tōng rú硕学通儒 | 儒:指读书人。学问渊博,通达事理的学者。 | 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博洽多闻,时称通儒。”《南史·顾越传》:“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,讨论无倦。” |
shēng rù xīn tōng声入心通 | 声:话音。指一听见圣人的话,就能领悟它的深意。 | 宋·张载《正蒙·三十》:“六十尽人物之性,声入心通。” |
róng huì tōng jiā融会通浃 |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 宋 叶適《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》:“已而遍观诸书,博求百家,融会通浃,天文、地理、象数、异书,无不该极。” |
shū tōng èr yǒu书通二酉 | 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。后因以此为喻。 | 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·宋·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” |
cū tōng wén mò粗通文墨 | 粗:略微;通:通晓。文墨:指写文章。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六卷:“有一少年,姓王名臣,长安人氏,略知书史,粗通文墨。” |
yī niàn tōng tiān一念通天 | 十分专注的一个心念可以和上天沟通。指心念专一 | 汉·魏伯阳《参同契》:“精勤不退,一念通天。” |
mì bù tōng fēng密不通风 | 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,连风也透不进去。 | 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但要访的孤儿有影踪,必然把太平庄上兵围拥,铁桶般密不通风。” |
tōng fēng bào xìn通风报信 |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。 | 清 颐琐《黄绣球》第20回:“那掌柜的说他恶毒,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,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。” |
tōng yōu dòng wēi通幽动微 | 见“通幽洞微”。 | 《敦煌变文集·叶净能诗》:“推五岳即须臾,制约宇宙,造化之内,无人可皆,通幽动微。” |
chuàn tōng yī qì串通一气 | 串通:互相勾结。暗中勾结;互相配合;采取一致的言语行动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6回:“鸳鸯听了,便红了脸,说道:‘怪道,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!’” |
qián kě tōng shén钱可通神 | 比喻金钱的魔力极大。 | 唐 张固《幽闲鼓吹》:“钱至十万,可通神矣。无不可回之事,吾惧及祸,不得不止。” |
wàn shì hēng tōng万事亨通 | 一切事情都很顺利。亨:顺利;通:通畅。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那孔方兄运出万事亨通的本领,先治了关格之症。” |
dà xiǎn shén tōng大显神通 | 神通:原为佛教用语;指无所不能的力量;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。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9回:“他三人辞了师父,在城外大显神通。” |
tōng wú gòng yǒu通无共有 | 见“通共有无”。 | 宋·叶适《刘建翁墓志铭》:“建翁内事两世母,奉从兄,抚幼弟;外交朋友,接乡里,通无共有。” |
sì tōng wǔ dá四通五达 | 四通八达。形容交通畅达无阻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夫陈留,天下之冲,四通五达之郊地。” |
bā xiān guò hǎi,gè xiǎn shén tōng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 |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。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1回:“正是八仙过海,独自显神通。” |
shí yùn hēng tōng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 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一折:“终有日时运亨通,封侯拜相,扬名六国。” |
tōng nán chè běi通南彻北 | 谓贯穿南北。 | 赵树理《三里湾》:“又往前走,就看见东山根通南彻北的一条河从北边的山缝里钻出来,又钻进南边的山缝里去。” |
tōng xíng wú zǔ通行无阻 | 阻:阻碍。顺畅通行,没有阻碍。 | 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审查父老对社会科学也有贡献》:“这种新发明恐怕只能在现状下的中国可以通行无阻。” |
tōng dōu dà bù通都大埠 |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同“通都大邑”。 | 燕斌《<中国新女界杂志>发刊词》:“近年以来,朝野上下,始从事于女子教育问题,通都大埠之间,女校相继成立。” |
tōng tuō bù jū通脱不拘 | 通脱:放达不拘小节;不拘:不受限制。形容放达而不受礼法和世俗偏见的束缚。 | 叶圣陶《微波》:“你从前那么通脱不拘,大家都称赞。” |
dá quán tōng biàn达权通变 | 通、达:通晓,懂得;权、变:权宜,变通。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,懂得变通,不死守常规。 | 《后汉书 贾逵传》:“《左氏》义深于君父,《公羊》多任于权变。 |
shí tōng yùn tài时通运泰 | 泰:平安。时运通泰。形容时世遭遇都很顺利安泰。 | 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》:“且忍耐在家里,俟时通运泰必有发迹的分也。” |
róng yè guàn tōng融液贯通 | 犹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 清 秦笃辉《平书 文艺下》:“殆于圣贤之义理,心领神会,融液贯通,然后参之经史子集,以发其光华,范之规矩准绳,以密其法律,而后乃称为文。” |
tōng cái zhī yì通财之谊 | 谊:交情。在钱财上互通有无、互相支援的交情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你虽是个便家,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;只是你在差次,那有许多银子?” |
tōng guān quán jú通观全局 | 通:全、遍。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、谋划。 | 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水学·三江》:“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,不可执一面论。” |
tōng rén dá cái通人达才 | 通人:学识渊博的人;达才:通达事理的人。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《易》之为术,幽明远矣,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!” |
tōng xiāo shǒu yè通宵守夜 | 通宵不眠或整夜祈祷的行为。 | |
bā miàn yuán tōng八面圆通 |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,处处应付周全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8回:“第二要嘴巴会说,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,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,真正要八面圆通,十二分周到,方能当得此任。” |
tōng qú dà yì通衢大邑 | 同“通都大邑”。 | 清·王瑬《钞币议》:“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,民以他省钞至者,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。” |
shǒu wěi guàn tōng首尾贯通 | 首尾:前后。指前后连贯相通。 | 宋·王观国《学林·古赋题》:“盖亦拟张衡《二京》而为《三都赋》……此赋首尾贯通,亦一赋也。” |
tōng yōu dòng wēi通幽洞微 | 通晓、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。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佛光满禅师法嗣》:“并钩深索隐,通幽洞微。” |
tōng quán dá lǐ通权达理 | 通晓权宜与事理。 | 汉·王粲《弹棋赋》序:“因行聘志,通权达理,六博是也。” |
tōng cái shuò xué通才硕学 |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。 | 郑观应《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》:“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,粗得西学皮毛,辄满口名词,自诩为通才硕学……有不可一世之概。” |
tōng xiāo chè zhòu通宵彻昼 | 指整天整夜。 | 宋·韩琦《广陵大雪》诗:“通宵彻昼不暂停,堆积楼台满溪谷。” |
sì tōng bā dá四通八达 | 通、达:畅通无阻。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。形容交通便利。 | 《子华子 晏子问党》:“其涂之所出,四通而八达,游士之所凑也。” |
mài luò guàn tōng脉络贯通 | 脉络:人体内的经络。比喻事物前后连贯,条理清楚。 | 宋·朱熹《<中庸>序》:“然后此书之旨,支分节解,脉络贯通。” |
tōng tiān dá dì通天达地 | 犹言顶天立地。 | 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三六回:“俺是通天达地,有一无二,带管本山山寨头名寨主女将军。” |
tōng dá gǔ jīn通达古今 | 通:通晓;达:到达。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。形容知识渊博,见闻广博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赞》:“唯孟轲、孙况、董仲舒、司马迁、刘向、扬雄,此数公者,皆博物洽闻,通达古今。” |
lěi shì tōng jiā累世通家 | 累:接连;通家:世交。世世代代互相交好。 | 《续汉书》:“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,同德比义而相师友,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。” |
tōng gòng yǒu wú通共有无 | 谓互相接济;互通有无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杨俊传》:“俊振济贫乏,通共有无。” |
tōng zhēn dá líng通真达灵 | 与神仙交往。 | 《云笈七签》卷四七:“太上四明,九门发精,耳目玄彻,通真达灵。” |
cǐ lù bù tōng此路不通 | 指这种方法或途径行不通。 | 周作人《我的复古的经验》:“但也因此得到一个极大的利益,便是‘此路不通’的一个教训。” |
tōng fēng bào xùn通风报讯 | 见“通风报信”。 | 秦牧《愤怒的海》:“徐大奎进城到县衙门去了,芹姊觑了便,才赶回来通风报讯给我们。” |
bù tōng wén mò不通文墨 | 通:精通;文墨:指写文章、著述等。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,与他相交时,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,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,是个好男子。” |
tán yuán shuō tōng谈圆说通 | 论说权变之道。 | 明·高攀龙《答叶台山书》:“宁禀前哲之矩,硁硁为乡党自好,而不敢谈圆说通,自陷于无忌惮之中。” |
tōng tóng zuò bì通同作弊 | 作弊:用欺骗的手段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。串通一起做坏事。 | 元 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你与孩儿通同作弊,乱我家法。” |
yī qiào tōng,bǎi qiào tōng一窍通,百窍通 | 窍:孔。关键的一窍通了,百窍都通。形容关键的一点明白了,所有的也随之而明白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,当时习了口诀,自修自炼。” |
tōng wén diào wǔ通文调武 |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。 | 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严刑》:“我这里是甚麽衙门?谁许你通文调武,可恶!” |
tōng yì dà dōu通邑大都 | 同“通都大邑”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。” |
tōng xiāo chè yè通宵彻夜 | 整夜。 | 明·无心子《金雀记·守贞》:“他爱我……通宵彻夜之妙。你与姐姐说,不要轻慢人。” |
qióng tōng jiē mìng穷通皆命 | 穷:不得志;通:通达。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。 | 元·马致远《残曲·女冠子》:“若论才艺,仲尼年少,便合封侯,穷通皆命也。” |
jiǎn yào qīng tōng简要清通 | 指处事简练扼要,明白通达。 | 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吏部郎阙,文帝问其人于锺会,会曰:‘裴楷清通,王戎简要,皆其选也。’” |
yān huì guàn tōng淹会贯通 | 犹融会贯通。 | 明·高启《〈史要类钞〉序》:“遂使义理之微不备,事变之实不详,无以淹会贯通,明其同异而辨其得失矣。” |
tōng rú dá shí通儒达识 | 见“通儒达士”。 | 《南齐书·礼志》:“汉之于周,世代于此,通儒达识,不以为非。” |
tōng shí dá wù通时达务 | 谓了解客观形势。 | 清·陈确《答沈朗思书》:“而通时达务之士,则又群相惊惧危恐,蓄缩而莫取出一言。” |
tōng gōng yì shì通工易事 | 见“通功易事”。 | 清·魏源《默觚·治篇》:“车马之驰驱,衣裳之曳娄,酒食鼓瑟之愉乐,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,泽及三族。” |
tōng qián chè hòu通前彻后 | 从开头到结尾。全部,整个。 | 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·经四》:“大凡读书须要通前彻后看,故得圣人之意。” |
tōng cái dá shí通材达识 | 指博学多才、见识练达的人。 | 宋·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:“至于通材达识,义烈节士,嘉言善状,皆见于篇,则足为后法。” |
tōng wén dá lǐ通文达礼 | 谓有学问懂礼仪。 | 清·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七回:“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,然读书识字,通文达礼,有才有德,不减古之列女,岂有上以白壁之姿,下就青衣之列?” |
zhī shū tōng lǐ知书通礼 | 有才学,懂礼仪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6回:“看了柴进、燕青出言不俗,知书通礼,先自有八分欢喜。” |
jué dì tiān tōng绝地天通 | 绝:断绝。断绝天神降落地上,地神升到天上。指使天地各得其所,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。 | 《尚书·吕刑》:“乃命重黎,绝地天通,罔有降格。” |
tōng rú shuò xué通儒硕学 | 犹言通儒达士。 | 《南史·贺瑒传》:“通儒硕学,复见贺生。今且还城,寻当相屈。”又《儒林传·顾越》:“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,计论无倦。” |
tōng dá ān liàn通达谙练 | 通达:明白;谙练:熟悉,熟练。深知人情事理,处理问题老练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,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,他也不明白的理?” |
qióng tōng dé shī穷通得失 | 穷:不得志;通:畅达。遭遇的坎坷与顺利,利益的得与失。指人生遭遇。 | 清·胡泉《<聊斋志异>续题》:“快平生,穷通得失,悲欢笑骂假荒唐。” |
pǔ pǔ tōng tōng普普通通 | 指平常的,一般的。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0回:“这一声,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,不晓得什么道理,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。” |
tōng gǔ bó jīn通古博今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 《钟山》1981年第4期:“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,通古博今,知书达理,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,他小人得志。” |
bó wù tōng dá博物通达 | 博物:能辨别许多事物;通达:明白人情事理。形容学识渊博,通晓事理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》:“虽非正法,巨儒宿学,不能自解,博物通达之士也。” |
wū què tōng cháo乌鹊通巢 | 乌:乌鸦;鹊:喜鹊;通:通“同”,共同。乌鸦与喜鹊同巢。比喻异类和睦相处。 | 《隋书·郭隽传》:“家门雍睦,七叶共居,犬豕同乳,乌鹊通巢,时人以为义感之应。” |
hàn gé bù tōng扞格不通 | 扞格:互相抵触,格格不入。固执成见,不能变通。 |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一回:“其余十八行省,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,扞格不通呢?” |
tōng gǔ dá biàn通古达变 | 通晓古代的学问,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。 | 宋·王禹偁《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》:“非经天纬地、通古达变者,其文不贵,则文学得其士也。” |
tōng shí dá biàn通时达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1回:“客新有从山东来者,曰蔡泽,其人有王伯之才,通时达变,足以寄秦国之政。” |
tōng yuán shí wēi通元识微 | 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。 | 明·张居正《礼乐记》:“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,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,倘有通元识微之士,能于器数之间,仰溯圣人之蕴者,则有司存焉。” |
tōng biàn dá quán通变达权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 明·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·熙朝乐事》:“二公通变达权,皆可为长民者之法也。” |
shuǐ xiē bù tōng水楔不通 | 见“水泄不通”。 | 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敕既下,水楔不通,川县相知,榜标道路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