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,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序:“觉世间变幻之态,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……尝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处说起。” |
sān shí ér lì三十而立 |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 |
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行百里者半九十 | 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。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。 | 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诗云:‘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’此言末路之难也。” |
shí èr jīn pái十二金牌 | 金牌: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,用金字牌,由内侍省派人速送。比喻紧急的命令。 | 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。一日奉十二金字牌,飞愤惋泣下。” |
shí wàn huǒ jí十万火急 |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。 |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。” |
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人生七十古来稀 | 稀:稀少。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。指得享高寿不易。 | 唐 杜甫《曲江》诗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 |
yī kuì shí qǐ一馈十起 | 吃一顿饭的时间要起来十次。形容事务繁忙。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汜论训》:“当此之时,一馈而十起,一沐而三捉发,以劳天下之民。” |
sān shí liù zhāo,zǒu wéi shàng zhāo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 | 着:下棋落子,比喻计策或手段。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,没有别的好办法,只能出走了事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娘道:‘我儿,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,只恐没处走。’” |
shí biàn wǔ huà十变五化 | 谓变化多端。 |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世有祝师及诸幻术,犹能履火蹈刃,种瓜移井,倏忽之间,十变五化。” |
nǚ dà shí bā biàn女大十八变 | 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,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幽州谭空和尚》:“龙女有十八变,汝与老僧试一变看。” |
yán shí wàng jiǔ言十妄九 | 形容说话虚妄不实。 | 元·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三折:“咱则道舌刺刺言十妄九,村棒棒呼幺喝六。” |
wǔ fēng shí yǔ五风十雨 | 五天刮一次风,十天下一场雨。形容风调雨顺。 | 汉 王充《论衡 是应》:“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,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。” |
yī pù shí hán一暴十寒 |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;晒一天;冻十天;也不可能生长。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;一时又懒散;没有恒心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 |
qī shí èr biàn七十二变 | 变化多端的策略、手法和方法。 | 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神话中的许多变化,例如《山海经》中所说的‘夸父追日’,《淮南子》中所说的‘羿射九日’,《西游记》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……” |
sān shí liù cè,zǒu shì shàng j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 |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,没有别的好办法,只能出走了事。 | 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,汝父子唯应急走耳。” |
shí miàn mái fú十面埋伏 |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。 | 《前汉书平话》中卷:“会天下诸侯,困羽九重山前,信定十面埋伏。” |
yī yè shí qǐ一夜十起 | 心里惦挂事情,一晚上起来十次,不得安睡。 | |
yī pù shí hán一曝十寒 | 曝:晒。原意是说,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,晒一天,冻十天,也不可能生长。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,一时又懒散,没有恒心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 |
shí shì jiǔ kōng十室九空 |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。 | 晋 葛洪《抱朴子 用刑》:“天下欲反,十室九空。” |
wén yī zhī shí闻一知十 |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 |
shí mù suǒ shì十目所视 | 见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” |
shí quán dà bǔ十全大补 | 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5回:“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,开了脉案,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,便去了。” |
nú mǎ shí jià驽马十驾 |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,驽马虽慢,但努力不懈,走十天也可以到达。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,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。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” |
shí ná shí wěn十拿十稳 | 稳:稳当,准确。比喻很有把握,十分可靠。 | 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:“活鬼道:‘既是天尊显圣,将来生子是十拿十稳的了。’” |
yī yǐ dāng shí一以当十 | 当:相当。一个人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英勇善战。 | 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 |
yī shí bā bān bīng qì一十八般兵器 | 泛指各种兵器。 | 元 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一折:“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,你抡不动那鞭、简、挝、锤。” |
shí ná jiǔ wěn十拿九稳 | 形容很有把握;十分可靠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如此一行,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。” |
yī bǎi èr shí háng一百二十行 | 犹三百六十行。指各种行业。 | 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[微宗等]无日歌欢作乐,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,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。” |
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xià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 | 比喻心情不安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寻思道:‘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,如何这般相待,不许人动身?’” |
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luò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 | 落:下降。比喻心情不安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似的,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,一霎也站脚不住。” |
shí shǔ zhēng xué十鼠争穴 | 穴:动物的窠巢。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。 | 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侯景奔窜,十鼠争穴,郭默清夷,晋熙附义。” |
jiǔ rú shí gài九儒十丐 | 儒:旧指读书人。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,读书人列为九等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。 | 宋·郑恩肖《心史》:“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医、六工、七猎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” |
shí wéi wǔ gōng十围五攻 | 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,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。 | 《孙子·谋攻》:“故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” |
shí wàn huǒ sù十万火速 |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。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二章:“我立刻收拾着行李,十万火速地准备出发。” |
shí bù jiǔ huí tóu十步九回头 | 走十步,回头看九次。形容恋恋不舍。比喻犹豫不定。 |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喈夫妻分别》:“他那里,漫凝眸,正是马行十步九回头。” |
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三百六十行 |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。 | 明 无名氏《白兔记 投军》:“左右的,与我扯起招军旗,叫街坊上民庶,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,愿投军者,旗下报名。” |
shēng yù shí bèi声誉十倍 | 比喻声望名誉地位大大提高。 | 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岂不以有周公之风,躬吐握之事,使海内豪俊,奔走而归之,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 |
yī jiāng shí bǐng一浆十饼 | 一碗浆,十个饼。比喻小恩小惠。 | 《新唐书 藩镇传 李师道》:“公初不示诸将腹心,而今委以兵,此皆嗜利者,朝廷以一浆十饼诱之,去矣!” |
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| 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。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五》:“诗云:\'行百里者半于九十\',此言末路之难也。” |
yī yè bèi shé yǎo,shí rì pà má shéng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 | 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。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3回:“真真‘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’光景。” |
shí rì yī shuǐ,wǔ rì yī shí十日一水,五日一石 | 比喻作画构思精密,不轻易下笔。 | 唐·杜甫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:“十日画一水,五日画一石,能事不受相促迫,王宰始肯留真迹。” |
shí èr dào jīn pái十二道金牌 | 金牌: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。比喻紧急的命令。 | 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。一日奉十二金字牌,飞愤惋泣下。” |
shí lǐ yáng chǎng十里洋场 | 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,洋货充斥,或称十里洋场;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。多含贬义。②泛指繁荣的市场。 | 茅盾《健美》:“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。” |
duǒ guò chū yī,duǒ bù guò shí wǔ躲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 | 指躲避一时,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。 | 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51回:“以后找机会再抓吧!躲过初一,也躲不过十五,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!” |
cǐ dì wú yín sān shí liǎng此地无银三十两 | 比喻想要隐瞒、掩盖真相,结果反而彻底暴露。 | 鲁迅《伪自由书·推背图》:“里巷间有个笑话:……写道‘此地无银三十两’。……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:‘隔壁阿二勿曾偷’。” |
shí hán yī bào十寒一暴 | 冻十天,晒一天。比喻做事时而抓紧,时而懈怠,进展不快。 | 金·元好问《戏题新居二十韵》:“就中此宅尤费手,官织工材半佣顾。十寒一暴半载强,才得安床置铛釜。” |
shí yǔ wǔ fēng十雨五风 | 十天下一场雨,五天刮一次风。谓风调雨顺。 | 前蜀·杜光庭《画五岳诸神醮词》:“上扶邦国,傍祐黎元。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,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。” |
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识二五而不知十 | 只知道一个方面,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王之所求者,斗晋楚也;晋楚不斗,越兵不起,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” |
shí nián mó jiàn十年磨剑 |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。 | 唐 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今日把似君,谁为不平事?” |
shí yáng jiǔ mù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shí zhuǎn jiǔ kōng十转九空 | 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。形容赌博经常输钱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岂知家私有数,经不得十转九空,似此三年,渐渐凋耗。” |
shí yuè huái tāi十月怀胎 | 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。 | 毛泽东《反对本本主义》:“调查就像‘十月怀胎’,解决问题就像‘一朝分娩’。调查就是解决问题。” |
yī chuán shí,shí chuán bǎi一传十,十传百 | 原指疾病传染,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。 | 宋 陶彀《清异录 丧葬义疾》:“一传十,十传百,展转无穷,故号义疾。” |
yī shí bā bān wǔ yì一十八般武艺 | 泛指各种武术技艺。 | 元 白朴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臣左右开弓,一十八般武艺,无有不会。” |
zhī yī bù zhī shí知一不知十 | 仅知道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不了解全面。 |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结和》:“秦知进取之利,而不知鸿门之难,是以知一不知十也。” |
jiǔ shí chūn guāng九十春光 | 九十:90天;春光:指春天。指整个春天。 | 五代·南唐·陈陶《春归去》:“九十春光在何处?古人今人留不住。” |
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,sān shí nián hé xī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 |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,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。比喻世事变化,盛衰无常。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大先生,‘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’!就像三十年前,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,我是亲眼看见的。” |
bǎn bǎn liù shí sì板板六十四 | 宋时官铸铜钱,每板六十四文,不得增减。比喻刻板不知变通。板:即“版”,铸钱的模子。 | 清 范寅《越谚 数目之谚》:“板板六十四,铸钱定例也,喻不活。” |
shí sǐ bù wèn十死不问 | 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。 | 《北史·艺术传·皇甫玉》:“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,王喜曰:‘皇甫玉相臣,云当恶死,今复何虑?’” |
shí shì jiǔ kuì十室九匮 |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。匮,指财物匮乏。 | 宋·欧阳修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高昌》:“今高昌诛灭,威动四夷,然自王师始征,河西供役,飞米转刍,十室九匮,五年未可复。” |
shí shì dān chuán十世单传 | 连续十代独子相传。形容极其宝贵。 | 鲁迅《呐喊·药》:“他的精神,现在只在一个包上,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,别的事情,都已置之度外了。” |
shí zì jiē kǒu十字街口 | 十字街头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回:“当下去十字街口,不问军官百姓,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渠。” |
shí nián shēng jù十年生聚 | 比喻培养实力,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训,二十年之外,吴其为沼乎!” |
shí qīng jiǔ zhuó十清九浊 | 清:清澄;浊:浑浊。指混乱不堪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随你有万分不是处,也只得依顺了他。所以那家庭间每每被这等人,吵得十清九浊。” |
jūn zǐ bào chóu,shí nián bù wǎn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 | 君子:泛指品德高尚的人。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,等待时机再动手。 | 《儿女风尘记》:“孩子,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!你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在心里!” |
shí sǐ jiǔ huó十死九活 | 形容难以幸存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九回:“降者三万人,除那逃走脱的,其余都是十死九活,七损八伤,颠翻在地,被人马践踏,骨肉如泥的,不计其数。” |
shí mián jiǔ zuò十眠九坐 | 时躺时坐。形容病体难支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初时父子坐店甚好,后因十老得了腰痛的病,十眠九坐,劳碌不得,另招个伙计,叫做邢权,在店相帮。” |
shí mó jiǔ nàn十磨九难 | 指不断遭受的磨难。 | |
shí mù jiǔ wěn十拏九稳 | 见“十拿九稳”。 | |
shí lǐ wú zhēn yán十里无真言 | 远处传来的消息不可轻信。 | 黎汝青《叶秋红》:“十里无真言,总是越传越玄。” |
yī dēng lóng mén,shēn jià shí bèi一登龙门,身价十倍 | 忽然得到荣耀,从而身价倍增。 | 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 |
shēng jià shí bèi声价十倍 | 声价:声望和社会地位。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。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这大人们伯乐一顾,便声价十倍,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。” |
nú mǎ shí shě驽马十舍 | 见“驽马十驾”。 | 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夫骐骥千里,一日而通;驽马十舍,旬亦至之。” |
shí èr wàn fēn十二万分 | 形容程度极深。 |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我要向你道歉,我要十二万分诚恳向你道歉,请你原谅。” |
shí shì zhī yì,bì yǒu zhōng shì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 | 邑:指小城市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,也有忠信的人。指处处都有贤人。 | 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芳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 |
zhǐ yī shuō shí指一说十 | 指着一说成是十。形容存心夸大事实。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0回:“如今把他的锁扭开,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,讲那‘走了鱼儿是大的’话。” |
shí bù zhī nèi,zì yǒu fāng cǎo十步之内,自有芳草 | 芳草:香草,比喻美德。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 | 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方今宇宙平一,文轨攸同,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,四海之中,岂天奇秀!” |
shí mù suǒ shì,shí shǒu suǒ zhǐ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 | 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” |
shí zǎi hán chuāng十载寒窗 | 载:年。指长期苦读。 | 元 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第三折:“十载寒窗积雪余,读得人间万卷书。” |
jǔ shí zhī jiǔ举十知九 |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,通晓的就有九件。比喻学识渊博。 | 唐 张说《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》:“圣人之所志,闻一而反三;君子之所能,举十而知九。” |
jiǔ gù shí qīn九故十亲 | 泛指亲戚朋友。 | 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又不曾相趁着狂朋怪友,又不曾关节做九故十亲。” 元·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第二折:“爹爹也,全不怕九故十亲笑耻。” |
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各打五十大板 | 各:各自。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,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。 | 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五章:“七姑‘各打五十大板’地尖声评论说:‘这是怎么回子事哟?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!’” |
shí lǐ cháng tíng十里长亭 | 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,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,供行人何处,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。 | 《白孔六帖》卷九:“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。” |
shí jiāng wǔ kuì十浆五馈 | 典出《列子 黄帝》:“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‘奚方而反?’曰:‘吾惊焉。’‘恶乎惊?’‘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’”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。本谓卖浆者争利,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。 | 典出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‘奚方而反?’曰:‘吾惊焉。’‘恶乎惊?’‘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’” |
shí kǒu xiāng chuán十口相传 | 许多人辗转相传。 | 茅盾《第二天》:“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‘战报’,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。” |
shí shǒu zhēng zhǐ十手争指 | 谓人如有不善,众人则争相指责。语本《礼记 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” | 语出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” |
shí shì róng xián十室容贤 | 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。 | 《弘明集·正诬论》:“且十室容贤,而况万里之广!” |
yǔ jūn yī xī huà,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 | 与你谈一晚上话,让我受益匪浅。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,受益却很多。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子平听说,肃然起敬道:‘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!真是闻所未闻!’” |
yù yán shí jiǔ寓言十九 | 寓言:有所寄托的话;十九:十分之九。十分之九是寓言。泛指文章的情节多属虚构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 |
sān shí liù háng三十六行 |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。 | 清·李渔《玉搔头》:“三十六行,行行相妒。” |
shí zhuō jiǔ zhe十捉九着 | 比喻很有把握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老身这条计,是个上着……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,十捉九着。” |
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一尺水十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张,不真实。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88回:“到底还是媒人嘴,一尺水十丈波的。” |
shí fū zhī zhuī十夫楺椎 | 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。椎,槌。比喻人多力大,足以改变原状。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闻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,众口所移,毋翼而飞。” |
wèn shí dào bǎi问十道百 | 犹言问一答十。 |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只是口嘴快些,凡向人前,说成篇,道成溜,问一答十,问十道百。” |
shí guāng wǔ sè十光五色 | 形容景象纷繁,色彩绚丽。 | 清·归懋仪《百字令·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》词:“王台问字,料理吾乡去。海东云起,十光五色争睹。” |
shí qīn jiǔ gù十亲九故 | 形容亲戚朋友很多。 | 元 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第一折:“受千辛万苦,想十亲九故,在三江五湖。” |
shí shēng jiǔ sǐ十生九死 | 形容历尽艰险。 | 唐 韩愈《八月十五赠张功曹》诗:“十生九死到官所,幽居默默如藏逃。下床畏蛇食畏药,海气湿蛰熏腥臊。” |
wèn yī dá shí问一答十 |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5回:“太尉此去,下官手下有个虞侯,能言快语,问一答十,好与太尉提拔事情。” |
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胜读十年书 | 胜:超过。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。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。 | 《二程全书 遗书二十二上 伊川语录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共君一夜话,胜读十年书。’若一日有所得,何止胜读十年书也。” |
bá shí dé wǔ拔十得五 | 想选拔十个,结果只选得五个。指选拔人才不容易。 | 《新唐书 张九龄传》:“夫吏部尚书、侍郎,以贤而授者也,岂不能知人?如知之难,拔十得五,斯可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