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zhuō bān zuò shì捉班做势 | 摆架子,装腔作势。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万一不肯时,做妹子自会劝他,只是寻得主顾来,你却莫要捉班做势。” |
shēng zhāng shì lì声张势厉 | 张:伸张,扩张;厉:猛烈。指声势烜赫。 | 清·曾国藩《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》:“是时何坤柄国,声张势厉,家奴称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。” |
shěn shí dìng shì审时定势 | 审:详查,细究。分析时势,判定其发展趋势。 | 唐·吕温《诸葛武侯庙记》:“乃知务开济之业者未能审时定势而大顺人心,而克观厥成,吾不信也。” |
shěn qǔ miàn shì审曲面势 | 见“审曲面埶”。 | 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审曲面势,以饬五材,以辨民器,谓之百工。” |
fù shì qū yán附势趋炎 | 谓奉承、依附有权势的人。 | 明·无名氏《赠书记·奚妈辨本》:“朝庭一时无公道,我难道附势趋炎,把是非颠倒。” |
zhuāng qiāng zuò shì装腔做势 | 腔:腔调;势:姿态。装出一种腔调,摆出一种姿态,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。 | 清·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15回:“况他又倚着天子宠眷,公卿出身,见你我寒士,未必不装腔做势。” |
shēng shēng shì zhǎng声生势长 | 声:声誉;势:权势。声望越高,势力越大。 | 唐·韩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法成令修,治出张施,声生势长。” |
shì bú kě dǎng势不可挡 | 来势迅猛,不可抵挡。也说势不可挡。与“势不可当”同义。 | 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群逆纵逸,其势不可当,可以算屈,难以力竞。” |
qì shì xūn zhuó气势熏灼 | 熏灼:烟熏火烤。形容气势威猛。 | 《清史稿·索额图等传论》:“康熙中,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,惟索额图、明珠,一时气势熏灼。” |
yǐ guān jiā shì倚官挟势 | 倚仗官府的权势。 | 元·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三折:“你说领着省事,掌着军权,居着高位,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。”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四折:“从公道,依正理,怎做得倚官挟势。” |
xū zhāng shēng shì虚张声势 |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。虚:虚假;张:张扬。 | 唐 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淄青、恒冀两道,与蔡州气类略同,今闻讨伐元济,人情必有救助之意,然皆暗弱,自保无暇,虚张声势,则必有之。” |
shì qióng lì jié势穷力竭 | 大势已去,力量用尽。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。 | 金·王若虚《复之纯交说》:“凶乘祸鸠,势穷力竭,而投诸囚,以伏于幽。” |
jiǎn xián fù shì简贤附势 | 轻视贤良,依附权势。 | 《书 仲虺之诰》:“简贤附势,实繁有徒。”孔传:“简,略也。贤而无势则略之,不贤有势则附之。” |
chèn shì luò péng趁势落篷 | 比喻乘机歇手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1回:“如今果然半途解缆,这明明是预定的布置,她也落得趁势落篷,省了许多周折。” |
chèn shì shōu péng趁势收篷 | 篷:船帆。比喻乘机歇手,见好就收。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0回:“马老爷见瞿太太一面已经软了下来,不至生变,便也趁势收篷。” |
shì jūn lì dí势钧力敌 | 见“势均力敌”。 | 《宋史·苏辙传》:“及势钧力敌,则倾陷安石,甚于仇雠,世尤恶之。” |
hè shì láng xíng鹤势螂形 | 谓腰肢纤袅,体态轻盈。 | 《红楼梦》第四九回:“[湘云]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,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:越显得蜂腰猿背,鹤势螂形。” |
fēng fēng shì shì风风势势 | 形容颠狂的情态和动作。 | |
shì yù xūn xīn势欲熏心 | 势:权势;欲:欲望;熏:侵袭。贪财权势的欲望迷住了心窍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2回:“宝玉听到这里,觉得不甚入耳,因想黛玉从来不是这样人,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?” |
jiā shì nòng quán挟势弄权 | 倚仗势力,玩弄权术。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情悔》:“况且弟兄姊妹,挟势弄权,罪恶滔天,总皆由我,如何忏悔的尽!” |
shì lì yǎn势利眼 | 待人势利,势利的人。 |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鸿渐才买了些回去,进旅馆时,遮遮掩掩的深怕落在掌柜或伙计的势利眼里。” |
bìng shì wāng léi病势尪羸 | 尪羸:瘦弱。病势严重,身体瘦弱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。” |
zé rén rèn shì择人任势 | 指选择适当的人才,利用有利的形势。 |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势篇》:“故善战者,求之于势,不责于人,故能择人而任势。” |
lì qū shì qióng力屈势穷 | 屈:竭,穷尽;穷:尽。力量和势力均已穷尽。 | 唐·吕温《凌烟阁勋臣赞·屈突蒋公通》:“亡家徇国,方寸不乱。力屈势穷,排空落翰。” |
shì qīng tiān xià势倾天下 | 形容权势极大,压倒一切人。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绍传》:“高祖父安,为汉司徒,自安以下四世,居三公位,由是势倾天下。” |
shì bù kě è势不可遏 | 犹势不可当。 | 唐·裴铏《传奇·韦自东》:“自东不顾,仗剑奋衣而往,势不可遏。” |
shí yí shì yì时移势易 | 指时代、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。 | 清 杭世骏《质疑 诸史》:“时移势易,踵事增华,亦不得独罪商君矣。” |
fēng zhāng fēng shì风张风势 | 风:通“疯”。比喻故意装出疯癫痴呆的样子。 | 元·李寿卿《度柳翠》楔子:“你这和尚,风张风势,说谎调皮,没些儿至诚的。” |
dào gāo yì ān,shì gāo yì wēi道高益安,势高益危 | 益:更加;势:权势。道德越高尚,为人处事好,就越安全;权势越大,更容易滥用权力,刚愎自用,就越危险。 | 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道高易安,势高益危。居赫赫之势,失身且有日矣。” |
zhú míng qū shì逐名趋势 | 追求名声和权势。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世俗之人,交不论志,逐名趋势,热来冷去,见过不改,视迷不救。” |
qū shì fù rè趋势附热 | 趋:奔走,投靠。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 | |
qū yán mù shì趋炎慕势 | 趋:奔走,投靠;炎:热。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 |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三回:“至于冷祝夫妻、都飙母子,一味不过利其所有,趋炎慕势,奴颜婢膝,昏夜乞怜,与那街坊上的花子何异?” |
kuí shí dù shì揆时度势 | 审度时势。 | 清·平步青《霞外捃屑·掌故·陈侍御奏折》:“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,妥善办理,致夷人激而用兵。” |
guān qīng shì wēi官轻势微 | 官位不够重要,势力也很小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二回:“孙权虽有雄才,乃残汉骠骑将军、南昌侯之职,官轻则势微,尚有畏中原之心,若加以正位,则陛下一阶耳。” |
qū quán fù shì趋权附势 | 趋:奔走;权:权势。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 | 宋 李觏《名公手书 萧注》:“注鄙人,然而有志于圣贤之术,心铭足下之道,故发此书以闻,非今之趋炎附势辈,闻足下有大名而沽相知之幸,足下其以为是非。” |
xié quán yǐ shì挟权倚势 | 挟:倚仗。凭借和倚仗权势。 | 元·孔文卿《东窗事犯》第二折:“他本是个君子人则挟权倚势,吹一吹登时教人烟灭飞灰。” |
shēng shì hè yì声势赫奕 | 声势:声威气势;赫奕:显耀盛大的样子。声威气势显耀盛大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卷:“许氏三兄弟,都做了大官,虽然他不以富贵骄人,自然声势赫奕。” |
dǎng jiān shì shèng党坚势盛 | 谓团结紧、势力盛大。 | |
shì rú pī zhú势如劈竹 | 见“势如破竹”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2回:“曹操得胜之兵,杀入城中,势如劈竹。” |
shěn jǐ dù shì审几度势 | 省察事机,揣度形势。 | 明·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:“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,救时之急务也。” |
shì qióng lì qū势穷力屈 | 形势窘迫,力量衰竭。 | 宋·司马光《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》:“俟其势穷力屈,然后可招抚也。” |
xié guì yǐ shì挟贵倚势 | 挟:倚仗。倚仗富贵权势。 | 清·陈夔龙《梦蕉亭杂记》第一卷:“端邸挟贵倚势,盛气凌人,汉大臣中,稍有才具者,必遭忌克。” |
chéng shì shǐ qì乘势使气 | 仗势逞性子。 | 《魏书·阉官传序》:“其间窃官爵,盗财贿,乘势使气为朝野之患者,何可胜举。” |
yǐ cái zhàng shì倚财仗势 | 倚、仗:凭借。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表兄薛蟠,倚财仗势,打死人命,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。” |
dài shì chéng shí待势乘时 | 势:形势。静观形势,利用时机。 | 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一折:“据先生甘贫守困,待势乘时,所谓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之物。” |
lì jūn shì dí力钧势敌 | 同“力均势敌”。 | 《逸周书·史记》:“昔有南氏,有二臣贵宠,力钧势敌,竞进争权,下争朋党。” |
shēng shì xiōng xiōng声势汹汹 | 汹汹:气势盛大的样子。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胡氏》:“次日,果有狐兵大至;或骑或步,或弓或弩、马嘶人沸、声势汹汹。” |
chéng shí chéng shì乘时乘势 |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、时势,做一番事业。 |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虽有智能,不如乘势,虽有镃基,不如待时。 |
xíng gé shì jìn形格势禁 | 格:阻碍;禁:制止。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,事情难于进行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救斗者不搏戟,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” |
yuán bì zhī shì猿臂之势 | 猿猴之臂长而且敏捷,能运气自如。比喻能攻能守,可进可退的作战形势。 | 《新唐书·李光弼传》:“不如移军河阳,北阻泽、潞,胜则出,败则守,表里相应,贼不得西,此猿臂势也。” |
zhòng guǎ shì shū众寡势殊 | 众:多;寡:少。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。 | 晋 桓冲《上言吉挹忠节》:“襄阳失守,边情沮丧,加众寡势殊,以至陷没。” |
hǔ láng zhī shì虎狼之势 |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。 | 《淮南子 要略》:“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。” |
kuí lǐ dù shì揆理度势 | 衡量道理,揣度情势。 | 清·林则徐《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与概断各国贸易,揆理度势,迥不相同。” |
gǒu bàng rén shì狗傍人势 | 见“狗仗人势”。 | 清·蒋士铨《一片石·访墓》:“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,我是服张天师管的,你那个老头儿,又不是道纪司,我怕他怎的。” |
jì qióng shì pò计穷势迫 | 见“计穷势蹙”。 | 明·蹇义《上言十事疏》:“计穷势迫,愿投充军,原其本情,岂所得已。” |
gǒu zhàng rén shì狗仗人势 | 仗:倚仗;仗恃。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;为非作歹;欺压别人。 | 明 李开先《宝剑记》第五回:“他怕你怎的?他怕我狗仗人势。” |
shì jūn lì dí势均力敌 | 敌:相当。双方力量相等。 | 晋 袁宏《后汉纪 献帝纪》:“无他远略,又势均力敌,内难必作,吾乘其弊,事可图也。” |
shēng shì xūn zhuó声势熏灼 | 熏灼:比喻气焰逼人。指声威气势逼人。 | 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四卷:“当何珅声势熏灼,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,曹锡宝独能抗辞执奏,不愧诤臣。” |
dà shì yǐ qù大势已去 | 大势:指有利的局势。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;前途没有希望。 |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程子说天命之改,莫是大势已去。” |
xíng jié shì jìn形劫势禁 | 见“形格势禁”。 | 严复《原强》:“夫奴虏之于主人,特形劫势禁,无可如何已耳,非心悦诚服,有爱于其国与主,而共保持之也。” |
shěn shí duó shì审时度势 | 度:审。观察分析时势;估计情况的变化。 |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刘欲华试以完大典,俱审时度势,切中事理。” |
shì bù kě dāng势不可当 | 当:抵挡。来势迅猛;不可抵挡。 | 《晋书 郗鉴传》:“群逆纵逸,其势不可当,可以算屈,难以力竞。” |
qū shí fèng shì趋时奉势 | 迎合时尚,依附权势。多用作贬义。同“趋时附势”。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六卷:“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,教人道我趋时奉势。” |
zhàng shì qī rén仗势欺人 | 仗:倚仗;依靠。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。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他凭师友,君子务本;你倚父兄,仗势欺人。” |
ná qiāng zuò shì拿腔做势 | 装模作样,装腔作势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只当是抚台敷衍他的话,不免拿腔做势,添了许多自抬身价的话。” |
shí yì shì shū时异势殊 | 谓时代、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。 | 明·张居正《答朱谨吾辞建亭》:“时异势殊,陵谷迁变。” |
yǐ shì líng rén倚势凌人 | 凭借权势,欺侮别人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吾姓关,名羽,字长生,后改云长,河东解良人也。因本处势豪,倚势凌人,被吾杀了;逃难江湖,五六年矣。” |
shì bù bìng lì势不并立 | 势:情势,状况;并立:并存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。 | 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臣与二虏,势不并立。” |
shén lóng shī shì神龙失势 | 势:地位和权力。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要之,鱼不可脱于渊,神龙失势,即还与蚯蚓同。” |
zuò zhāng zuò shì做张做势 | 装模作样,装腔作势。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8卷:“梳个纵鬓头儿,着件叩身衫子,做张做势,乔模乔样。” |
zhuāng qiāng zuò shì装腔作势 |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;作出一种姿态。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。 | 明 西湖居士《郁轮袍 误荐》:“穷秀才装腔作势,贤王子隆礼邀宾。” |
yīn shì lì dǎo因势利导 | 因:循;顺着;势:趋势;利导:引导。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善战者,因其势而利导之。” |
shēng shì hào dà声势浩大 | 浩:广大。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如今宋江领兵围城,声势浩大,不可抵敌。” |
jiā shì zhōng luò家势中落 | 家势:家庭经济状况;中落:半途衰落。家业衰败,境况没有从前富裕。 | 清·黄宗羲《高且中墓志铭》:“家势中落,药囊所入有余,亦缘手散尽。” |
bìng wēi ǒu shì并威偶势 | 指聚集声威势力。 | 《三国志 魏志 袁绍传》:“谓为将军心合意同,混齐一体,必当并威偶势,御寇宁家。” |
shì bù liǎng lì势不两立 | 两立:并存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一》:“楚强则秦弱,楚弱则秦强,此其势不两立。” |
yǐ guān zhàng shì倚官仗势 | 倚、仗:依靠、凭借。倚仗官府的权势(欺负人)。 | 元 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三折:“你说领着省事,掌着军权,居着高位,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。” |
lì fēn shì ruò力分势弱 | 分:分开。力量分散势力就减弱。 | 《旧唐书·杜伏威传》:“今同若隋政,各兴大义,力分势弱,常恐见擒,何不合以为强。” |
shì lì zhī jiāo势力之交 | 势:权势;交:交往。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。指趋炎附势的朋友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 |
bīng wú cháng shì兵无常势 |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 | 先秦 孙武《孙子 虚实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;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 |
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胜负兵家常势 | 兵家:军事家;势:情势。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。 | 《旧唐书·宪宗纪》:“胜负兵家常势,不可以一将失利,便沮或计。” |
qì shì páng bó气势磅礴 | 磅礴:广大无边的样子。形容气势雄伟。 | 宋 文天祥《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》第14卷:“是气所磅礴,凛冽万古存。” |
shī zhāng mào shì失张冒势 | 冒冒失失的样子。 |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回:“春梅道:‘怪因,失张冒势,恁唬我一跳。有要没紧,两头回来游魂哩。’” |
ná bān zuò shì拿班作势 | 装模作样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凤姐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,便依允了。” |
shí shì zào yīng xióng时势造英雄 | 时势: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。特定的历史条件,如社会动荡,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,并相互作用,使之成为英雄人物。 | 冰心《去国》:“以我这样的少年,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,正合了‘英雄造时势,时势造英雄’那两句话。” |
shì rú shuǐ huǒ势如水火 | 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,不能相容。 | 《三国志 蜀志 魏延传》:“惟杨仪不假借延,延以为至忿,有如水火。” |
yǒu quán yǒu shì有权有势 | 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。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从来有权有势的,多不得善终,都是如此。” |
huà dì wéi yù,shì bù rù画地为狱,势不入 | 势:情势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故俗语曰:‘画地为狱,议不入;刻木为吏,期不对。’” |
jiàn shì bù miào见势不妙 | 看到形势不好。指情况对自己不利。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3章:“梁队长见势不好,临时放弃烧仓库的计划。” |
shì ruò tuō tù势若脱兔 | 势:攻势。脱:脱逃。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,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。 | 唐·陆龟蒙《杂讽》诗:“攻如饿鸱叫,势若脱兔急。” |
quán zūn shì zhòng权尊势重 | 尊:地位或辈分高。权位高,势力大。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自己代为首相,权尊势重,朝野侧目。” |
shì yàn xūn tiān势焰熏天 | 形容势力大,气焰高,很可怕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见个败类,纵然势焰熏天,熏看着也同泥猪瓦狗。” |
qiè shì yōng quán窃势拥权 | 窃:盗取。盗用别人的权势。 | 《晋书·王国宝传论》:“窃势拥权,黩明王之彝典;穷奢纵侈,假凶竖之余威。” |
shì bù liǎng cún势不两存 | 见“势不两立”。 | 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,法术之士焉得不危?” |
shè wēi shàn shì摄威擅势 | 谓凭借权势,专横跋扈。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昔者齐简公释其国家之柄,而专任其大臣,将相摄威擅势,私门成党,而公道不行。” |
zhuān quán shàn shì专权擅势 | 独揽大权,独断专行。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先王之时,春阳君相,专权擅势,蔽晦先王,独制官事。” |
tān cái mù shì贪财慕势 | 势:地位和权力。贪好钱财,仰慕权贵。 | 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》:“贪财而慕势,故犯法者众,奸邪不止。” |
qū yán fèng shì趋炎奉势 | 趋:奔走,投靠。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7回:“且说外面这些趋炎奉势的朋友,先前贾宅有事都远避不来,今儿贾政袭职,知圣眷尚好,大家都来贺喜。” |
qíng xiàn shì jié情见势竭 | 情:真情;见:通“现”,暴露;势:形势。指真情败露,声势衰竭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情见势竭,必将有变,此用奇之时,不可失也。” |
shì bù liǎng quán势不两全 | 势:情势,状况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荀攸传》:“今弟遘恶,此势不两全。” |